23.注意公共场所的监控设备,避免隐私被侵犯。
1. 不要透露个人身份信息给陌生人。
2. 定期更改密码并使用强密码(包括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3. 不要轻易下载和打开来自不可信来源的文件或链接。
4. 使用安全的无线网络,并设置密码保护。
5. 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
6. 使用防病毒软件并保持其更新。
7. 不要在公共计算机上登录个人账户,特别是银行和电子支付账户。
8. 注意手机和电脑中的摄像头和麦克风,避免被黑客监听和监视。
9. 谨慎使用社交媒体,限制公开信息和隐私设置。
10. 不要相信来自陌生人的打电话或电子邮件请求敏感信息。
11. 锁定手机和电脑,以防止他人访问个人信息。
12. 不要使用公共无线网络进行敏感的在线活动,如网银操作。
13. 不要在不安全的网站上输入登录信息或信用卡信息。
14. 定期备份重要的文件和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15. 使用双重身份认证以增加账户的安全性。
16. 谨慎处理电子邮件中的附件,特别是来自未知发件人的附件。
17. 不要在不受信任的网站上点击弹出窗口或广告。
18. 确保使用加密的Wi-Fi连接,尤其是在进行在线交易时。
19. 仔细检查网址的拼写和格式,以避免被重定向到欺诈性网站。
20. 在社交媒体上注意不要给那些可能冒充您的亲友的虚假账户发信息。
21. 保护个人电子设备,如手机和电脑,避免被盗或丢失。
22. 避免使用简单且易于猜测的密码,如生日和常用数字。
23. 注意公共场所的监控设备,避免隐私被侵犯。
24. 不要将个人信息存储在不安全的云存储服务中。
25. 注销不再使用的在线账户,以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26. 谨慎处理来自不可信任的短信和邮件,避免点击其中的链接。
27. 定期监测与自己有关的账户活动,及时发现可能的异常。
28. 在社交媒体上不要公开详细的旅行计划,以防止家庭安全风险。
29. 不要将信用卡号码和密码发送给他人,包括电子邮件和短信。
30. 谨慎使用公共电脑,确保在使用后清除个人信息。
31. 监测个人信用报告,以防止身份盗窃和信用卡欺诈。
32. 将浏览器设置为自动清除浏览历史记录、缓存和密码。
33. 不要随便打开来自不熟悉的人发送的邮件中的链接和附件。
34. 将电子设备上的自动更新功能打开,以获取最新的软件补丁。
35. 不要在不安全的网站上进行在线购物,确认网站安全性后再进行交易。
36. 保持警惕,防止社交工程攻击,如假冒身份欺骗。
37. 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个人地址和电话号码。
38. 避免在公共场所使用自动登录功能,以防止他人获取个人信息。
39. 设置隐私筛选器和阻止广告插件,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曝光。
40. 不要在不安全的Wi-Fi网络上进行在线银行或购物活动。
41. 定期检查信用卡和银行账单,警惕未授权的交易。
42. 定期清理电子设备上的无用文件和应用程序。
43. 不要随便回复请求确认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和邮件。
44. 避免使用公共电脑上存储或下载个人文件。
45. 不要点击垃圾邮件中的链接或附件,以防止恶意软件感染。
46. 谨慎使用自动填表功能,避免个人信息被保存在不安全的设备上。
47. 在社交媒体上限制个人信息的公开访问,如生日和家庭住址。
48. 审查移动应用程序的权限,并避免授予无关权限。
49. 使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以保护在线隐私。
50. 不要在公共计算机上保存个人密码和登录信息。
51. 在公共Wi-Fi网络上使用HTTPS安全连接进行在线活动。
52. 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有关旅行的详细信息,以防止家庭被盗。
53. 谨慎选择可信任的网站和应用程序进行在线购物。
54. 不要将个人信息发布在不受保护的网站和论坛上。
55. 使用不同的密码来保护不同的在线账户。
56. 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防火墙以防止网络攻击。
57. 不要在公共场所使用可见的屏幕保护密码。
58. 避免随便点击不熟悉的广告和推广链接。
59. 在移动设备上启用远程擦除功能以防止丢失或盗窃时泄露个人信息。
60. 在社交媒体帐户上使用不熟悉的安全问题和答案。
61. 谨慎处理来自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
62. 在不再使用的社交媒体账户上删除或隐藏个人信息。
63. 避免使用公共设备上的自动登录功能。
64. 不要共享个人登录凭据和信用卡信息。
65. 选择安全可靠的网络托管商来保护个人网站和电子邮件。
66. 在社交媒体上不要讨论财务状况和投资计划。
67. 将Webcam和麦克风物理上断开连接,以防止被远程激活和监听。
68. 在信任的网站上使用多因素身份验证以增加安全性。
69. 谨慎参与在线调查和抽奖活动,以防止个人信息被盗取。
70. 更新应用程序到最新版本,以消除已知的安全漏洞。
71. 不要随便透露生日和其他敏感个人信息。
72. 谨慎使用公共电脑上的自动完成功能。
73. 避免在电子设备上保存个人和机密文件。
74. 不要随便下载和安装来自不受信任的网站和应用程序。
75. 在公共Wi-Fi网络上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以增加安全性。
76. 定期检查社交媒体设置和隐私选项以确保个人信息的保护。
77. 将电子设备上的自动锁屏功能设置为较短时间。
78. 在社交媒体上不要公开详细的家庭和个人旅行计划。
79. 谨慎使用自动登录功能,以避免他人访问个人信息。
80. 不要使用公共设备上的大文件共享服务。
81. 审查移动应用程序的评级和评价,选择受信任的应用程序。
82. 谨慎处理来自社交媒体好友的奇怪链接和消息。
83. 在电子设备上启用远程定位和锁定功能以及数据删除。
84. 定期清除浏览器的缓存和Cookie,减少个人信息的跟踪。
85. 在不安全的网络上使用虚拟键盘输入银行和密码。
86. 不随便在公共场所提供个人手机号码。
87. 不要在陌生人的电脑上登录个人账户。
88. 在电子设备上使用屏幕锁定密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89. 谨慎处理来自未知发件人的电子邮件和附件。
90. 避免在在线购物中使用挂号信用卡。
91. 谨慎处理来自不熟悉的人的社交媒体请求。
92. 审核互联网账户的隐私设置和个人信息。
93. 禁用个人设备上不必要的服务和功能。
94. 定期查看和关闭不再使用的在线账户。
95. 谨慎使用公共场所的ATM机,并确保没有人窥视输入的密码。
96. 不要在互联网上发布个人敏感照片和视频。
97. 避免在电子设备上点击可疑的弹窗和广告。
98. 不要使用USB驱动器或存储设备,除非是来自可信来源。
99. 使用加密邮件服务发送包含敏感信息的邮件。
100. 谨慎处理来自不熟悉的人的社交媒体消息和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