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其他资讯

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的几率大吗)

时间:2023-09-1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其他资讯 文档下载

先说结论,取保候审后判刑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一、取保候审的含义及后续走向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不是最终的刑罚,只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一种限制当事人人身自由的一种手段。

取保候审后案件可能有以下走向:

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检察机关作不起诉、法院判决无罪、法院判决有罪(包括实刑和缓刑)。

1.公安机关撤销案件

这种情况一般是公安机关侦察后没有查到犯罪事实、证据不足或者认为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

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并不多见。

2.检察机关作不起诉。

检察院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主要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酌定不起诉主要是犯罪情节轻微。

2022年3月最高检公布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决定不起诉34.8万人,同比上升39.4%,不起诉率16.6%,同比增加2.9个百分点

近年检察机关在“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的指导思想下,不起诉率有所增长,可以积极争取。

3.法院判决无罪。

法院判决无罪主要是没有犯罪事实或不构成犯罪。

根据最高检公布的数据2021年无罪判决率为0.03%,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为万分之三。

可见在法院能取得无罪判决是十分困难的。

4.法院判决有罪(包括实刑和缓刑)

实践中,取保候审后法院判决有罪是比较常见的情形,且根据实践经验取保候审后判处缓刑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应当努力争取。

二、取保候审后也可能被逮捕

需要注意的是,获得取保候审后并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取保候审后又被逮捕也是有可能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六十四条就规定了,当被取保候审人具有新的犯罪、自杀、逃跑、打击报复、干扰取证、传唤后无正当理由不到案、擅自改变居所、联系方式、做了特定事、见了特定人、进入了特定场所等都可能被逮捕。

另外,对于因为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怀孕、哺乳自己的婴儿而取保候审的,疾病治愈或者哺乳期已满的也可能会被逮捕。